印度豪掷230亿美元采购114架阵风战机内幕上上策
一个月前,一则关于印度军购的重磅消息引发热议。在阵风战机此前与歼-10CE对抗中表现不佳的情况下,印度仍计划向法国达索公司追加订购114架该型战机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据印度媒体报道,这笔交易一旦达成,将创下多项军购纪录。
官方证实采购计划
起初外界以为这只是个玩笑,但印度国防部近日正式确认了这一计划。据环球网报道,印度空军已跳过常规采购流程,直接向法国达索公司提交了价值约230亿美元的订单,目前相关程序已启动。这份超级订单包含114架阵风战机,堪称印度史上最大规模军购。
争议与质疑不断
消息一出,立即招致外界质疑。但印度此次坚持推进采购,并非盲目自信,而是有其现实考量。虽然印度官方坚称阵风在5·7空战中表现出色,成功规避多枚PL-15E导弹,但选择继续采购这款战机,某种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。
空军装备青黄不接
印度空军现役战机严重老化。根据2023年《军力均衡》报告,其装备的米格-21、米格-29、幻影-2000等机型大多产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300多架已到退役年限。原计划用国产LCA MK1A光辉战机替换,但该项目进展堪忧——在班加罗尔展示的8架原型机中,有6架连发动机都未安装,基本航电设备也缺失。预计97架的采购计划可能要拖到2030年才能完成。
展开剩余69%别无选择的采购上上策
面对国产战机的不靠谱,印度可替代的选择其实有限:俄罗斯的米格-35、瑞典的鹰狮或美国的F-16I。最终选择阵风,主要是考虑到该机型已形成保障体系,法国供货稳定且无附加政治条件。虽然性能上不如歼-10CE,但确实是当下最稳妥的选择。
曲折的采购历程
印度与阵风的渊源要追溯到2007年的中型战机招标。经过5年筛选,最终在2012年选定阵风,原计划首批18架从法国进口,后续108架在印度本土组装。但由于技术转让分歧和汇率问题,计划一度搁置。直到2016年,莫迪政府改为直接采购36架现货,才重启合作。
性能神话破灭
然而今年5月的印巴空战中,阵风连折三架,暴露出雷达探测距离不足、电子战系统落后等缺陷。虽然法国方面极力挽回声誉,但战机性能已被打上问号。印度此次大规模采购,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帮阵风挽回颜面。
本土化野心
据印媒报道,这笔价值226亿美元的订单,单机价格比2016年降低约20%。降价的关键在于印度提出要在本土组装,实现60%的零部件国产化。近期印度塔塔公司与达索签署了机身生产协议,赛峰集团也承诺合作研发新型发动机。印度希望借此掌握四代半战机制造技术,复制中国通过组装苏-27最终研发歼-16的成功经验。
潜在风险
但印度航空工业的实力令人担忧。垄断企业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缺乏技术创新动力,能否消化先进技术仍是未知数。虽然计划美好,但最终还要看法国是否接受这样的合作条件。考虑到巨额订单的诱惑力,法国很可能会做出让步。
破纪录的采购
若交易达成,将创下多项纪录:
1. 印度最大单笔军购合同
2. 全球阵风装备数量第一(176架)
3. 亚洲最大单笔战机采购
4. 近十年全球最大航空装备采购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这次采购完全绕过招标流程上上策,由印度空军直接指定机型,开创了军购新模式。
发布于:天津市億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